第45章 死人产子案(1)

    当吕小伟亲自带着烈女旌表文书,和由官府发给三十两“坊银”,送到吴府门口,

    只见早已听到消息的吴府正在张灯结彩,大摆宴席,

    盏盏红灯笼,各呈艳姿,随风飘摇,

    怜烟跟在吕小伟身后,神情恍惚的看着这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心中却是一片迷茫,自己的死,和除免本家差役,

    到底哪个值得大家这么高兴?

    吕小伟也是感慨万分,怜烟刚死的时候,

    吴老爷子在大堂收尸时候的悲伤,

    自己也是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怎么只是一个烈女的名号而已,就。。。。。

    没等吕小伟想个明白,就看见吴老爷子面色红润,

    身后跟着一大群人,哈哈大笑着出门迎接,

    老远就高呼:“吕大人,老汉早已恭候多时了。”

    说着就健步前行,完全看不出当日的步履蹒跚,

    走近后,吴老爷子先是双手抱拳:“吕大人对我吴家有再造之恩,我代表吴家上下,拜谢吕大人大恩大德!”

    说话就要行五体投地之大礼。

    吕小伟赶忙双手搀扶,毕竟这不是在公堂,不必如此。

    “老先生客气了,吴小姐为表贞洁,刚烈异常,符合烈女流程,

    本官也只是据实上报而已。”

    吴老爷子一改当日的悲愤,哈哈笑道:“大人过谦了,没有大人的断案如神,

    何来我女的清白之说,更谈不上烈女旌表、名垂千古,

    更使我吴家能够恩泽万代,大人是我吴家的大恩人啊!

    大人,请进。”

    吕小伟也不客气,一马当前的踏进吴府,穿过院子中的酒宴,

    这时,正在推杯换盏的吃席众人也发现了吕小伟一群人,

    大家都停下了杯筷,静静等待,

    吕小伟站在正房门口,面朝酒宴,面带严肃,看向众人

    吴老爷子首先开口:“诸位亲朋好友,这位就是钦差大臣吕大人。”

    众人一听,顿时惊呆了,这个吴家不简单啊,居然能够请来钦差大臣,

    大家都是即刻离席,准备大礼参拜,

    吕小伟眼睛瞥了吴老爷子一眼,知道他不说自己湖广巡按,

    而是直接称呼钦差大臣,也是有狐假虎威之嫌。

    但是吕小伟也懒得管这种小心思,只是按照流程,拿出怜烟的烈女旌表宣读起来。

    吴老爷子一看吕小伟宣读旌表,也赶紧带着身后众人跪了一地。

    一番晦涩难懂的表彰后,众人都抬头迷茫的看着吕小伟,

    吕小伟只得用白话说道:“这是朝廷表彰吴家小姐为烈女的旌表,

    从今往后,吴家小姐就是烈女了,死后进祠堂,

    并由朝廷发放三十两“坊银”,在借口修建烈女牌坊。。。。。”

    没等吕小伟说完,人群中轰的一声,各种恭喜吴老爷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仿佛吴家出了一位风云人物般,

    吴老爷子的脸上也是红光满面,哈哈大笑着,拱手向道喜之人回礼。

    拒绝了吴老爷子请吃酒宴的邀请,推说自己还有公务,

    吕小伟走到大门口,回头看着这一群庆祝的人,

    吕小伟心中确是五味杂陈,一眼望去,

    除了跟在吴老爷子身后的夫人,还在小声的哭泣,

    还用袖子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其他人皆是一派喜气洋洋,

    见此情形,吴家老爷顿时不悦,回头责怪老伴说:“

    你这人真真是个呆子!

    女儿她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

    她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寻不到一个像她一样的好题目死哩!”

    完了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

    大笑着,走向酒宴敬酒去了。

    作为现代人思想的吕小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自己当初只是觉得怜烟死的可惜,

    而自己熟读律法,知道符合烈女流程,也就随手上报而已,

    没想到换来的是如此荒诞的一幕。

    出了吴府,吕小伟看着身后一言不发的怜烟,

    “这一趟,你有何感想?”

    怜烟迷茫的抬头看着吕小伟:“大人,我也不知道,

    按道理,我的清白公布天下,又为家族得了烈女牌坊,

    我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我看到大家为了我的死,

    都这么高兴的在庆祝,我心里有一点点难过和不解。”

    吕小伟仰天长叹,“是啊,封建王朝的洗脑,真的是让人无解,

    明明一件悲伤的事情,带上气节的帽子,就变成了一件喜事。

    走吧,既然新的县令已经到任,我们尽快做完交接,

    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

    “是,大人。”

    十日后,吕小伟和李师爷、小夏,坐在张虎赶得马车上离开东湖的时候,

    看见街口怜烟的烈女牌坊已经快要完工,

    吴家对于这件事爆发了空前的热情,高价聘请石匠,不眠不休修建,

    吕小伟坐在车上,透过窗帘,

    远远凝望这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那冰冷的图案与文字,

    分明可以觑到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

    马上到了年底,大家都是想着尽快赶回家,全家团聚。

    可是吕小伟父母双亡,早已经没有家,也就无所谓了。

    不如继续巡视这湖广地界,走哪算哪吧。

    万里四十一年腊月初十,吕小伟走到常州府下属的吴县地界,

    也没惊动官府,就想着只是路过而已,

    马车进了县城,张虎正在打量周边的客栈,

    心想哪里能让大家舒服点的过个好年,

    一队发丧的队伍迎面而来,

    只见队伍前面的引魂幡是一个未满十岁的小男孩,

    后面的撒纸钱、端陪葬,鼓乐齐鸣,乌泱泱一大群人,

    看着都是大户人家的排场,

    吕小伟看着赵虎架着马车,毫不让路的气势,

    本着不想多事的想法,隔着门帘对赵虎说:

    “赵虎,咱们到旁边避一下,毕竟死者为大,让他们先走。”

    赵虎满不服气的把马车拉了一把,往旁边停靠一下,

    吕小伟本来在马车中静待出殡队伍走过,

    没想到,当载着棺材的车路过的时候,

    吕小伟明显听到了棺材里面有敲打的声音!

    这就有点惊悚了,吕小伟自从修习了五雷正法,眼明耳聪,

    虽然有唢呐等乐器的声音,但是棺材里面的声音绝对不会听错,

    摒弃棺材里面诈尸的情况,

    那就说明,棺材里面肯定有活人!

    吕小伟连鬼魂都见过几个,还能怕诈尸不成?

    吕小伟拿出腰间的牌子,隔着门帘递给正因为让路气恼的张虎,

    “张虎,去,拦下出殡的路队。”

    张虎本来就因为让路正在生气,看见后面门帘后递出来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