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总有刁民想害我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虽说清河县人口不足6万人,算是一个中等县,经济也不算发达。

    但是自从原宿主来这里为官两年,就判了100多个案子,案卷堆满了书桌。

    粗略一分类,除了那种要求离婚的、家里兄弟分家产的那种事实清楚的案子之外,

    这个糊涂官居然还判了一起凶杀案,真是大开眼界啊。

    原来古代不用学法律也可以破案判刑。

    随后,吕小伟犯难了,这钱是好收,退的话怎么退,什么借口退呢?

    总不能大张旗鼓的说,老爷我前几年就是收了钱办黑事,现在又不想要了。

    这要是传出去不是笑掉大牙了,而且为官的名声也不太好啊。

    吕小伟左思右想,突然灵光一闪,自己好歹也看了几千本小说啊,怎么忘记了祸水东引这一招呢?

    于是吕小伟叫来李师爷,两人交头接耳了一晚上。

    第二天,清河县的人们都在传着一个消息:清河县有名的状棍张书被衙门带走了!

    据说罪名是使用蛊术迷惑操控知县的神智,从而在打官司的时候收黑钱。

    昨天知县在审案的时候突然晕倒后,在看病的时候发现了蛊,并且今天已经治好了。

    因此知县抓了张书,而且发了告示,有人在这两年中打官司后觉得不公的,可以去上诉。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成了清河县的爆炸性新闻,大家纷纷议论。

    “真的假的?这个狗官良心发现了?”

    “我看是这个狗官发现没人去打官司,又想了新招,把以前打官司的人再叫去刮一遍。。。。。。”

    “不管怎么说,咱们去衙门口看看不就知道了”

    “走”“走”

    街上买菜的三姑六婆还有一些没找到活干的小工,纷纷簇拥着向县衙走去。

    到了跟前一看,果然看到县衙门口的告示栏前围了一圈人,大家指指点点,都在听一个老秀才在读着告示,边读还边向人群讲解。

    听完来龙去脉,果然如传言一般,张书因使用蛊术,已经被抓入大牢,而对前两年打官司觉得不公平的人,都可以上诉重审。

    一时之间,大家议论纷纷,可却没有一个人上衙门口击鼓鸣冤的。

    就在这时,一个浑身脏臭、蓬头垢面的老太婆颤颤巍巍的走上衙门的台阶,只见她拿起鼓槌,使劲敲打了一下,然后就跪在地上,大喊一声“我儿张七冤枉啊,说着就一直不停磕头”

    听到门外的击鼓声音,让躲在内院的吕小伟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看来终于有人相信自己的那个故事了。

    虽然肯定还有人是半信半疑的,不过没事,自己从今往后铁面无私,清明如水,明镜高悬,这人设不就立起来了吗?还怕那帮草民不信自己是包公重生?

    想到这里,吕小伟大喊一声:“更衣,升堂!”

    片刻后,吕小伟端坐大堂之上,手握惊堂木,啪的一声,喝到:“堂下何人,状子何在?有何冤情,速速报来。”

    只见堂下老婆婆从怀中掏出一张状子,双手呈过头顶,低头说道:“草民张韩氏,代我儿张七喊冤,请大人做主,我儿没有杀人啊。。。。。”

    没等吕小伟扭头给师爷眼色,李师爷看到状子后,已经自觉的下堂去接过状子,转身放到吕小伟面前的公堂书案之上。

    吕小伟拿起状子仔细一看,哦,原来就是自己两年时间内唯一判过的杀人案,

    堂下的就是判决杀人凶手的张七的母亲,而张七目前已经判了斩监候,只等秋后问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