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执戟

    隆庆四年正月十四日,在呼啸的北风中,携带三个月粮草的安北军将全军跨越两千里回到关内。

    这是安北军大部分士卒时隔二十余载再次回到关内,这支平均年龄接近四十岁的强悍边军即将归乡的心情是激动的,但是他们依旧保持了挺拔的身姿,如同一棵棵历经岁月的松柏。

    身在平虏城的并非安北军全部,仅有中军以及左右虞候军三万人,他们将在此地祭祀天地后向着二百里外的互市城前进,与互市城的左右厢军汇合,然后向长门关进发。

    此刻所有将校士卒齐齐将目光投向位于军阵中央的都护府大纛和飞虎旗所在的位置,他们都沉默着,只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终于,祭祀终于完成,随着代表开拔的号角声第一次响起,早已准备好的章破虏麾下右虞候军便牵起战马,扛起长枪步槊。

    第二声号角声响起,第一批返回的斥候与刚刚放出的斥候互相打过唿哨后错马而过,连同两千辅兵共八千人的右虞候军在都尉门旗与军司马的三角旗的指引下开始缓慢而又坚定地向着南方的互市城开始进军。

    人马踩踏大地发出的震动数里外都极为清晰,跟在章破虏身旁的章义直到右虞候军行进过半后,才跟随章破虏慢慢骑马靠近行军队列。

    此次的安北军进关的最后期限是四月一日之前,足足两个多月。所以安北军以每日四五十里的标准速度缓慢前进,仍然留够了空余时间。

    裴沉烟此刻已经跟随副将赵尽忠先行赶往了关内,经过她一番操作下来,关内得粮达到了六十万石,且不需要像安北军自己从互市城向关内运输一般,要在途中的经过大量损耗。

    关内没粮的商贾也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商队,驱赶着数万头牛羊以及关外购买的十五万石粮草跟随在大军身后一同前行。在大军的庇护下,等到他们进入关内后,这数万头牛羊中至少有半数是不需要低价卖给安北军的,自然也能有些赚头。

    等到大军行至互市城时,早已等候多日的左右厢军也加入了庞大的行军队列中。因为还在广袤无垠的塞外,所以,为了不让大军首尾间隔过远,左右厢军的前后共四军分别在中军两侧四里外展开行军队列,骑兵更是已经在距离中军二十里外,不断扫荡此前还有遗漏的盗贼马匪,以保证商队的安全。至此,安北军的六万大军便已汇聚起来,整支大军以中军为核心在方圆二十里的塞外彻底铺开,并向着长门关进发。

    章破虏依旧没有将章义交给师俊彦,而是利用每日扎营修整的时间继续把一些还没有讲完的战阵变化教给章义,并且开始在地上画出简易沙盘与章义推演。

    裴彻也开始在闲暇之余继续给章义普及三十州各地地貌的共同点与差异。

    等到大军行至距离长门关不足八百里时,章义已经在沙盘推演中与章破虏各执一军六千人于山地对垒而只是小败了。

    章破虏觉得自己已经教的差不多了,于是在大军再一次扎营时,他喊来章义,把早在大军开拔前一天就给他的调令交给了章义,说道:

    “都护调你去中军帐,为执戟,授陪戎校尉。你趁天色未晚,就带调令去往中军帐听用吧。”

    章义接过章破虏递来的调令木牌后,对着章破虏躬身抱拳说道:

    “喏!”

    随后章破虏等了良久才说道:

    “你去了以后,多听多看,少生事端。”

    章义再次向章破虏行礼,说道:

    “谨受教。”

    便退下去收拾行囊去了。

    .........

    来到中军营门处的章义将调令木牌递给营门当值的旅帅后等了片刻,便在一名卫士的带领下进入大营,前往中军大帐五百步外辕门处唯一的一座较小的营帐内。这是安北军四色官之首司阶的营帐。

    “卑下见过司阶”

    章义走进去后便向着上首坐着的彪形大汉躬身抱拳行礼。

    那彪形大汉勘验过木牌后,便放在桌案上,开始对章义一一介绍道:

    “我叫侯方震,是我安北都护府司阶,兼任都护亲兵校尉,你可直接以校尉相称。这是中候赵杰,司侦缉,这是司戈王德忠、宇文忠嗣、王敬、杨建,司帐外两百步内仪仗卫戍。这边是执戟李元嘉、李安国、赵全。”

    侯方震一一介绍过去,章义一一行礼,等到侯方震介绍完毕,便把一块执戟木牌递给章义说道:

    “执戟麾下两个队,一百人,皆为都护卫队。行军时随行都护亲兵左右,不得超过百步;扎营时执戟于中军大帐五百步外辕门处巡视警备;战阵之上立于大纛两侧,如遇突袭则为都护屏障,如大纛向前,则为前驱。这些,你都清楚了吗?”

    章义拱手行礼道:

    “卑下知晓,定不辱命。”

    侯方震摆了摆手,说道:

    “辱不辱命还要看你如何做,身为都护帐前持戟,光会说是没用的。”

    章义只得再次说道:

    “喏!”

    ........

    章义从右虞候军调至中军,自然不能再穿自己那套比较朴素的骑兵扎甲。因此,身穿素色缺胯袍来到中军听用的章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领取一执戟穿戴的,带有护心镜与护项的扎甲与一顶带有铁顿项的兜鍪。

    很快,顶盔掼甲的章义便来到了隶属自己麾下的士卒面前,为首的两名队正连忙上前躬身抱拳行礼。

    “甲队(乙队)队正牛二(常五)参见执戟。”

    章义点点头,随后看着以方队站立的两个全副武装的五十人队说道:

    “查验兵备。”

    随后两名队正回身下令,一百名士卒便从方队的密集阵形转为松散阵形,而后将手中用于扎营卫戍的步槊放在地上,解下腰间革带,再将横刀、弓囊、胡禄、粮袋等依次放好,就在各自队正的口令中齐齐盘腿坐在地上,等待自家执戟查验。

    此刻的章义内心远没有外表看上去那么平静,他的心中是激动且忐忑的。这是他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发号施令。这是自己作为火长时所体会不到的。

    等到士卒们全部坐好后,此刻的他才发现,兵书战策中描述的一百人有这么多。

    章义在士卒们展开的队形间隔中来回穿梭,不时捡起某个士卒的装备查验。他发现,这些从没有在战场上见到过的卫队士卒,武器甲胄保养极为得当。

    起先章义还认为是久未出阵的缘故,直到章义注意到他们身上的骑兵扎甲虽然布满密密麻麻的刀削斧凿的痕迹却依旧明亮后,才对这些神色淡然的老卒露出钦佩之情。

    查验完的章义下令各队依照从前惯例开始在中军大帐辕门外布置坐哨和巡营后,便叫来两名队正,三人就站在辕门外开始谈话。

    章义没有端起上官的架势,而是平和地问两名看上去不比自己阿耶年轻多少的队正:

    “牛队正,常队正,我这是第一次执掌百人,且位置紧要。我年岁太小,怕是不能做到每件事都不出错,还得请两位队正多多提醒我。”

    看上去年纪最大的牛二摸了一把如同野草一般的胡须,笑着说道:

    “执戟不必自谦,十六岁就充任执戟的我等也只见过您一个。”

    牛二恭维完章义,却又话锋一转,才开始进入正题:

    “不过执戟初来乍到,需要晓得三件事,第一,不得无故越级请命。一应事务当向司阶请示,不可越矩。

    第二,就是战阵之上,哪怕我军形如危卵,执戟也只有护卫都护大纛一责,如需向前,需得都护大纛向前。

    这第三嘛,就是不可神情颓丧,不得迷信鬼神,占卜凶吉。身为都护卫队,我等便是军中表率,如果我们都神情颓丧,那么其余士卒会受到影响,鬼神迷信、凶吉占卜同理。”

    章义想到自己当初长街上请战的行为,顿时打了个寒颤,随后他便笑着跟牛二说道:

    “多谢牛队正提醒。”

    牛二躬身抱拳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