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回 水路伏击

    牛邦喜,是太尉高俅的心腹爱将,因武艺高强,水性极佳。一直在汴梁城京师水军担任指挥使,负责训练水军,逢年过节为赵官家巡航演练。

    一旦让赵官家高兴,赏赐极多。

    又有太尉高俅当靠山,牛邦喜牛将军小日子过得滋润异常。对高俅心存感激,听说恩官要被儿子报仇雪恨,调拨武器装备送至济州剿匪军。除了大批弓弩甲胄等常规装备,连床子弩,投石车等大杀器也有不少,装满了十余艘大船。

    牛邦喜了解调拨的装备暗自咋舌,认为,梁山贼人必定覆灭。于是牛指挥自告奋勇,要为太尉效犬马之劳,其实却是想参与剿匪捞点功劳。wwω.xしéWêи.cóm

    高俅被他忽悠得大喜,令他任水军都指挥。率领满载装备的船队赶赴济州,一同参与剿灭梁山。

    牛邦喜得偿所愿,意气风发,又挑了五百精锐京师水军登船,雄赳赳气昂昂地扑向济州杀敌建功。

    只是这一路途中航行不太顺利。

    譬如在运河水流清澈或平缓的河段,沿途没少碰见渔民捕鱼,大小渔船如蚂蚁般散落在各处。船队不得不减速甚至驱赶,自然耽误不少时间。

    如入冬时节,狂风大作,沿河两岸多有树木被刮倒。有的树飘在河面上,不得不清理拨开。如一次夜间航行前面的船撞到浮木导致虚惊一场。

    再如在狭窄的河道中遭遇到官府漕运船漏水沉没,翘起来的部分堵塞河道,团队根本过不去。只能停下,协助地方官府人员拖船拉拽畅通了。船队这才起锚扬帆航行,大半天的功夫没了……

    总之,不是这就是那,总有各种意外。

    致使船队的速度并不快,甚至是有点慢!正常情况下,从东京城到济州的商队,三天必定能到。满载装备的兵船这回硬生生航行五天还未至。

    可见,这一路上奇葩事儿多,着实有些不顺利。然而,刘邦喜却丝毫不在意,也没有警惕起来。仍然率队航行,要赶赴济州剿匪建功立业。

    而船上的京师水军将士们也是兴奋异常。经过几天日夜赶路,船队驶入北渠河,离济州不远。

    可船队不得不减速航行。

    这北渠河之名只是一段的称呼,实则为潴水河。是由黄河屡次决堤,河水泛滥形成。通水泊,连运河,淹没了不少土地,周边人烟较稠密。

    故而航行途中多有大小渔船撒网捕鱼。

    船队不得不减速,不过这回官兵学精了,有两艘快船在前面开道,大声吆喝“速速退开,莫要挡道”之类的话。速度减速却不至于慢太多。

    近二十艘大船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

    沿途那些渔民鲜少见过这么规模的船队,纷纷避让,不敢上前。一个个伸长脖子踮起脚张望。

    “哈哈哈,你看看这群小地方的人真没见过世面,那眼神……”不少出身东京城的水师将士见到渔民那种瞠目结舌,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大觉有趣,跟身边同伴向岸边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别说是船上的这些兵卒,连牛邦喜这个本来家境贫寒,却近来发达的军官都有一种高傲的心态。站在大船上居高临下地看着退让或羡慕的渔民,莫名有种优越感,昂首挺胸,咧嘴笑了。

    然而,却没人注意到河面上的异常。

    那是一根根芦苇杆子突然露出水面,一片片出现,数量非常多。而且迅速移动,靠近那些大船。有的芦苇杆中途缩入水中消失,非常古怪。

    若是仔细观察就能看到下面,好像有黑影闪动。可惜船上的人大多注意力放在沿途的渔民身上。当然,极少数人发现了,觉得好奇惊呼起来。

    “快看,那是何物?”

    “哎哟,芦苇杆,嘿,不见了……”

    “水下面好像有黑影,难道是条大鱼?”

    “这怎么看着有点熟悉,不好,快……”

    诸如此类的惊呼从一艘艘船上响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甚至有人好奇心驱使趴在船舷边看。当然也有经验丰富的人疑惑后,察觉到异常。

    旗舰甲板上的牛邦喜被惊动,继而也看到了。略微疑惑,陡然脸色剧变,张嘴想大吼下令,却已经为时已晚。

    也就在这时,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