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路凯旋(六)巧取大坂

    夜色如墨,大阪城的城墙在月色下显得更加苍老而坚固。城墙上的火把随风摇曳,映照着守军紧张而惶恐的脸庞。显然,在这宁静的夜晚下,一股不安的气息正在悄然蔓延。

    城外,京华海军陆战队正在列队前进,他们甲胄鲜明,气势如虹。他们全速前进,并不做任何戒备,因为他们知道,陆战队的斥候骑兵已经戒备了前后左右各处,现在他们只需要以最快速度抵达大阪城下即可。

    这支陆战队的名义统帅,正是「明国那位大人」的妾室成田甲斐。她骑在战马之上,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她的身前身后是黑夜中看不清数量的精锐士兵,他们步伐整齐,如同洪流一般向大阪城涌去。

    不过,这支军队的实际指挥官却有三人,分别是高云平、正木丹波、柴崎和泉。这三人中,高云平是现任京华驻日海军陆战队第一独立协协统,正木丹波与柴崎和泉则是成田家的家臣部将。此二人在忍城之战时便听从甲斐姬指挥,如今早已是她的嫡系亲信,只不过一直挂着成田家的名头。

    此次作战,高云平为主将,正木丹波与柴崎和泉为左右副将。他们所领军队为高云平所部四千余,正木丹波、柴崎和泉所部各一千余。总之,全军六千余人,不到七千之数——此前浅野长政告诉高台院的所谓甲斐姬在堺町悄悄聚集「三万精兵」,显然只是「号称」罢了。

    事实上,京华在整个日本的常驻兵力加在一块儿,恐怕也就「三万精兵」这个规模。这三万人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摊子:关东三崎城(京华自据)-玉绳城(成田家封城)方向,驻军约一万三千人;九州岛津家清水城方向,驻军约九千;然后就是近畿堺町方向,驻军约八千余。

    这里头前两者不必多说,只说堺町方向的驻军问题。这里原本当年日本最繁华的商业港,由于丰臣秀吉兴建大坂,将堺町商家强行迁往大坂,留下一个快速荒凉的堺港。

    后来由于京华在三崎城和清水城建了两座「水晶楼」,带动当地繁荣,令秀吉心动,因此力邀京华也去大坂开设水晶楼,但此事没有第一时间谈拢。之所以没谈拢,原因就在于京华坚持「水晶楼」所在地必须自行驻军,而秀吉岂能容忍京华在他的大阪城驻军?

    后来又谈了几轮,最后达成的协议就是京华在堺町开设水晶楼,同时在当地保留最多不超过一万人的驻军。当然,秀吉还保留了随时检查当地驻军人数的权力。

    秀吉之所以答应如此条件,原因并不只是水晶楼的雄伟瑰丽,也不仅仅是水晶楼作为综合性商社可以带来庞大的对外贸易,更重要的是——只有水晶楼所在地能够买到京华提供的火炮。

    随着东亚海面上所有势力都被京华一统,日本已经无法从所谓「南蛮商人(西洋人)」手中购买火炮等物,因此秀吉想要维持自己在日本的军事霸权不会输给以德川、岛津为首的东、西大名,就只能捏着鼻子请京华进入畿内地区。

    当然,所谓甲斐姬在堺町悄悄聚集兵力,这件事本身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一来没有达到三万这个数量级,二来她也不能倾巢而出,把堺町的兵力抽调一空。毕竟,堺町这边现在存放着巨量的南疆大米和硝石、火炮等战略物资,另外还有海量的大明铜钱——永乐通宝(在日本来说,这是最好的「钱」)。

    正是靠着这些物资和源源不断送来的永乐通宝,甲斐姬才得以达成高务实的命令,让东西两军在安土城大打拉锯战将近一年之久。实际上,东西两军都得了京华大量的援助,才能不断地往这个血肉磨坊中投入人命。

    很显然,高务实不怕出钱,他只要消耗日本的战争潜力,尤其是那些经年老兵。何况这年头的战争只要打成消耗战,武器弹药往往还能

    回收利用不少,真正消耗掉的主要是人命和粮食。

    人命,那是日本出的,损失再多高务实也不在乎,甚至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粮食,南疆种植技术进步加上移民涌入开发,如今支援两线作战也犹有余力,高务实同样不是很在意。

    总之,甲斐姬就打算用这六七千人夺取号称日本第一巨城的大阪城了。这听起来有些离谱,因为大阪城作为秀吉的居城和事实上的政治、商业中心,平时的驻军就超过一万,个别时期甚至会超过两万。

    大坂的附近也都是丰臣家的领地或者效忠丰臣氏的大名,理论上这座城拥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如此雄伟的巨城、如此充裕的兵力,这怎能靠六七千海军陆战队便成功夺取呢?

    一方面当然是靠实力,但另一方面,尤其是这一次,甲斐姬打算靠内应。

    在大阪城内,丰臣家的大坂町奉行、唐通事龙泽实阳站在阴影中,手中紧握着令牌,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到今日,他已经潜伏丰臣家多年,名义上甚至已经做到从四位上的左京大夫,正式场合应该自称「源朝臣龙泽左京大夫实阳」。在丰臣家的家臣体系内,地位更是提升到了「老中」——这是仅次于家老(理论上德川家康就是如今秀赖的首席家老)的重臣。

    龙泽实阳作为近年来深受太阁宠信的老中,长期担负「大坂町奉行」一职。而大坂町奉行属于「远国奉行」之一,职责为「掌管该地之政务」。换句话说,他的职务就好比是大明的顺天府尹、后世的京城市长(乃至书记)。

    他的手下,照例有「与力三十骑、同心五十人」。这倒不是说他只有八十名属下,因为「与力」与「寄骑」其实是一回事,是「为大名或高级武士服务的中下级武士」,而丰臣秀吉由于是「天下人」,他派给龙泽实阳的寄骑级别不低,每个寄骑还各自带着三五十名下属。至于理论上应该是下级武士的「同心」,在大坂也是高配,每个同心也带着自己的几名下属。

    总之,龙泽实阳自己手头已经掌握着大概一千四百人左右的武装,平日里实际充当着类似后世「大坂警察局」这样的作用。

    当然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关系,这些人平时的作用虽然与「警察」类似,但他们都是武士出身,也大多都是上过战场的人,可不能仅仅当做一支治安力量来看待。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龙泽实阳深吸一口气,面色如常地走出大阪町知行所。知行所外,约有五百武士已然列队等候。排在这些人面前领头的有两人,都是武士打扮,看起来精明强干。

    龙泽实阳朝他们二人点了点头,其中一人便转身大声道:「诸君或许还在疑惑,为何知行所会在夜里将你们传唤而来,现在你们听好了——高台院有令:

    查自太阁薨逝以来,淀殿浅井茶茶秽乱御所,败坏丰臣家风;摄政无能,以至东西内乱。于公于私,俱违太阁遗愿。今吾以太阁遗孀之名,邀京华之兵出堺町而入大坂,拨乱反正,扶危天下。凡受命者,遵令而行!」

    众人闻言大惊,各自面面相觑,口中也互相询问。龙泽实阳见状,忽然提足中气,大喝一声:「太阁在时,凡北政所有令在先,亦不向悖!而今北政所钧令在此,尔等岂敢游疑!」

    说罢,他高举一张露布左右晃动,似是在证明自己确实得了高台院的亲令。这般黑夜之中,即便他身边有些火把,可武士们哪里看得清他手中的所谓「钧令」?不过这种时候,大家只要看到「信物」或者「手令」就够了,因为那就意味着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因而在极短的沉默之后,龙泽实阳便听到众武士高呼:「领北政所钧令!」

    看来,即便太阁离世,淀殿摄政近两年,但「北政所」三个字的效果依旧好得出奇。这不仅是因为北政所乃是太阁正妻,更因为北政所对

    丰臣体系内部多年来建立起的巨大影响。

    毕竟,当年的「宁宁幼儿园」可不是闹着玩的。如今正在安土城大战的东西两军之中,多少名声显赫的大名、宿将,过去都是从她这宁宁幼儿园「毕业」的?

    接下来自然便是分兵接管大阪城天守阁和外城的城门。由于人手有限,只是兵分两路,一半的兵力去开一处城门供京华海军陆战队进城,另一半兵力直接去抓捕……哦不,保护少主秀赖——顺便控制淀殿浅井茶茶。

    不久后,闻知城中有变的淀夫人衣衫不整地与大野治长从自己卧室跑出来,快速去到丰臣秀赖房间打算将儿子叫醒。然而意外的是,秀赖已经被人叫醒了——他身边的剑术老师酒井二郎似乎正要保护他去什么地方。

    淀夫人的脸色苍白,一下子冲了过去,她的手中紧紧抱着丰臣秀赖,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丰臣秀赖虽小,但也能感受到母亲的不安,他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母亲,听说城中有人作乱,酒井老师说天守阁旁边有一处密道可以通行,我们可以先从密道中出城,等召集大阪城周边的家臣武士便能回来平叛了。母亲,我们会没事的,对吗?」丰臣秀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仍然将事情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

    淀夫人愣了一愣,她居然都不知道天守阁附近就有出城的密道。不过她转念一想,太阁那人心思狡诈,大阪的天守阁附近有密道出城似乎才是理所当然才对。

    事不宜迟,现在也没空深究了,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道:「是的,秀赖,我们会没事的。有大野修理……和酒井二郎他们在,我们一定能够逃出大阪城,数日之后就能率军回来平叛了。」